當前位置: 首頁>>本科教學>>質量工程>>教學成果 |
作者 |
教研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發表年度 |
高小蟬 |
基于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水生生物學課程的應用探索 |
安徽農業科學 |
2021 |
何萬領 |
《動物安全生產》作為研究生課程的重要性與內容設計 |
家畜生態學報 |
2021 |
李廣錄 |
高校動物醫院虛擬仿真實踐項目建設的思考 |
山東畜牧獸醫 |
2021 |
吳秋玨 |
“新農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動科專業的實習模式探索 |
安徽農業學報 |
2021 |
閆文朝 |
雨課堂在獸醫寄生蟲學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與教學效果分析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21 |
張春暖 |
混合式教學在魚類學教學中的效果調查 |
安徽農業科學 |
2021 |
趙凌平 |
雨課堂在飼草生產學教學改革中的實踐———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21 |
賈艷艷 |
基于多專業的預防獸醫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 |
安徽農業科學 |
2020 |
劉玉梅 |
基于超星泛雅教學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研究—以動物生理學課程為例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20 |
錢偉鋒 |
獸醫寄生蟲學自主學習-多元化互動教學設計和應用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20 |
朱雪敏 |
提高動物解剖學教學效果的建議 |
畜牧獸醫科學 |
2020 |
朱雪敏 |
“心臟及動脈血管主干”浸泡標本的剝離與制作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20 |
白俊艷 |
計算機技術在家畜育種學教學中的應用 |
考試周刊 |
2019 |
高小蟬 |
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水生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 |
生物學雜志 |
2019 |
廖成水 |
基于“10+35”教學模式的獸醫病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9 |
馬文鋒 |
關于《飼草生產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
科技創新導報 |
2019 |
吳秋玨 |
《動物生產學課程實習》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當代畜牧 |
2019 |
武曉紅 |
基于“雨課堂”的飼草生產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思考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9 |
趙凌平 |
《飼草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黑龍江農業科學 |
2019 |
白俊艷 |
GBS育種分析系統在家畜育種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8 |
李曉麗 |
《高級動物生物化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家畜生態學報 |
2018 |
張春暖 |
魚類學課程雙魚教學的嘗試與探索 |
河南農業 |
2018 |
趙凌平 |
飼草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
安徽農業科學 |
2018 |
周變華 |
動物藥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 |
現代農業科技 |
2018 |
陳曉光 |
畜牧獸醫專業動物生理學雙語教學初步實踐與思考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7 |
劉志軍 |
基于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的動物病理學課程教學改革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7 |
劉志軍 |
三段遞階培養在動物病理學科青年教師培養中的實踐與探索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7 |
劉志軍 |
改革動物病理學課程,培養學生核心學習能力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7 |
錢偉鋒 |
人體寄生蟲病例的影視等網絡資源在獸醫寄生蟲學教學中的靈活應用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7 |
文鳳云 |
《動物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 家畜生態學報 | 2017 |
文鳳云 | 動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新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7 |
閆文朝 |
理性開展高校動物醫學類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7 |
楊國棟 |
多種記憶方法在《中獸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
家畜生態學報 |
2017 |
白俊艷 |
家畜育種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6 |
陳曉光 |
農牧專業《動物生理學》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探討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6 |
陳曉光 |
淺談畜牧獸醫專業開展《動物生理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
山東畜牧獸醫 |
2016 |
劉志軍 |
動物病理解剖實驗課程創新教育探索與實踐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6 |
楊帆 |
獸醫藥劑學教學體驗與改革初探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6 |
白俊艷 |
《生物統計附試驗設計》上機實驗改革與實踐 |
教育教學論壇 |
2015 |
白俊艷 |
生物統計附試驗設計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 |
安徽農業科學 |
2015 |
劉志軍 |
動物病理學課程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5 |
文鳳云 | 多媒體背景下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的探討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5 |
楊帆 |
計算機軟件在《獸醫藥物代謝動力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
家畜生態學報 |
2015 |
陳曉光 |
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單獨設課之重要性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4 |
賈艷艷 |
適應畜牧業發展 提高動物藥學人才培養質量 |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
2014 |
李曉麗 |
動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4 |
李曉霞 |
“牛早期胚胎發育觀察”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4 |
劉志軍 |
動物醫學專業動物病理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4 |
位治國 |
流媒體時代的動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
2014 |
位治國 |
信息化時代的動物生物化學理論教學改革初探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4 |
趙凌平 |
《飼草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研究 |
安徽農業科學 |
2014 |
文鳳云 |
淺析動物生物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課程教育研究 |
2014 |
白俊艷 |
生物統計學課程改革與實踐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3 |
丁軻 |
動科類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2013 |
楊帆 |
獸醫藥劑學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
河南農業 |
2013 |
朱雪敏 |
《家畜解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3 |
孔濤 |
制藥設備學教學思考 |
河南農業 |
2012 |
李曉霞 |
構建《動物繁殖學》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2012 |
丁軻 |
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 |
實驗室科學 |
2010 |
丁軻 |
虛擬實驗室與實驗室開放 |
河南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 |
2010 |
王天奇 |
動物寄生蟲病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 |
河南農業 |
2010 |
王天奇 |
柔性教育理念下動物藥學本科培養模式的思考 |
河南農業 |
2010 |
閆文朝 |
高校獸醫專業英語教學定位與改革問題的探討 |
人力資源管理 |
2010 |
何萬領 |
強化《飼草生產學》實踐教學的探索 |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
2009 |